丧葬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,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,下面就来看看关于丧葬文化从古至今的演变吧~
1、绞柩。
出殡时,抬柩者先将灵柩抬至木凳上,把“大龙”(拾灵柩用,民间所谓“龙头杠”)与“蜈蚣脚”(即横架于龙杠之下,抬棺之用的小木杠)等杠杆准备好,“大龙”架于灵柩顶部,用大麻绳将灵柩与“大龙”紧紧捆绑扎稳,再用小木杆将大麻绳绞紧,谓之“绞柩”。其实际意义大约在于,抬灵柩行进中不使灵柩左右晃动。
2、引“豐”。
“豐”是古代一种礼器,低沿,盘形,上面可放置酒尊等物。现在一般用竹篮代替。长孙将一套新衣裤放在“豐”里,俟灵柩入坊后要返主时,改换新衣裤回来,意即除秽布新,丧事业已结束。此举象征子孙今后生活充实之意。
3、压柩位。
请德高望重的长者来主持。具体方法是:将十二粒红圆(粉皮包熟饭,一种点心,闰年则加一粒)、发粿(民间一种特色糕点)放于圆盘,当灵柩起灵后置于其位,象征重振家声。压柩位之物也可因地而异。
4、清扫。
请一位妇女在“压柩位”之后,手持扫帚于家门口扫两把秽气出门,再从屋里四个角落向内各扫一把,然后把地扫干净,意即去除晦气。边清扫边诵念吉祥语“扫帚扫出门,千灾万祸尽消除;扫帚扫进来,房屋添丁又发财。”
5、启灵。
绞柩完毕,以八人、十六人或二十四人等抬柩,平稳的将要的一项治丧灵柩抬起,另一人立即将“柩凳”踢翻或提走,谓之“启灵”。孝子女孝孙们要跪于一旁,恭送灵柩出门。待灵柩平稳出发后,第大致的了解司仪会让孝眷起来,然后孝眷们要立即跟上灵柩,他们通常是走在出殡队伍的前面,紧靠灵柩。如果屋外有“灵车”运送灵柩,则孝眷们要在灵车旁跪下恭送灵柩上灵车。
6、执绋。
“绋”是拉柩的绳子(见上文“引绋”)。执绋的原意是亲友们用手拉着棺椁挽绳,送葬时帮助牵引灵车。后来泛指送葬。亲友须穿白衣执绋。后来只剩下形式,实际操作中,在送殡行列两旁拉两根或多根带,亲友们持带以示送殡,此为执绋遗制。
7、葬列。
葬列即是指送葬的队伍。出殡时,送葬的队伍是有讲究的,其次序如下:
(1)开道(标明××××之丧或以幡前导);
(2)仪仗(不用仪仗者略);
(3)乐队(不用乐队者略);
(4)遗像;
(5)灵位(子孙捧持或置于遗像前);
(6)直系亲属;
(7)灵柩;
(8)旁系亲属;
(9)送殡者。
在现代城市里,送葬队伍一般代之以车队,在农村送葬多步行。步行或车队皆可以按照上面序列来出殡。
8、路祭。
出殡途中,有亲朋故旧、乡邻等在道旁设奠祭逝者,此为路祭。中国传统,逢路祭者,路祭礼轻者(如放一点鞭炮、烧些须纸钱之类),送殡队伍稍缓而不停,由孝长子前往答礼,多为磕头、以礼物酬谢;如果路祭礼重者(社会地位后面通常就较高,摆香案以花、果、牲醴等行祭礼之类),则送殡队伍会停下来,接受路祭,待其路祭毕再重新出发。路祭者行祭时,孝眷须下跪。祭毕,孝家须以礼品致谢。
由于社会的变化,传统的出殡礼仪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:
首先,在城市化的今天,浩浩荡荡的出殡队伍,以及繁琐的路祭仪式,已经变得越来越不现实。
其次,现代城市中的奠礼多在殡仪馆举行,奠礼毕,出殡礼仪常常省掉了,也无场地。也有一些家属,抬着遗体象征性地转一转,以示送殡。另一些情况,以颇具场面的接遗体仪式(相当于移灵仪式)代替或视为送殡仪式。
专业的殡葬礼仪师应当熟知传统出殡礼仪的全部过程,这样才能知道如何变通仪式,并获得家属的认同,以达到安慰家属、以人为本的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