丧葬习俗作为一种社会现象,是世界各民族所构成的一种民俗习惯。一生一死,在任何社会中都是大事。“生,人之始也;死,人之终也。终始俱善,人道毕矣。故君子敬始而善终。”
由于各时代各地区的社会生活条件、文化背景各异,因而形成了不同文化特征的殡葬礼仪,它们以“民俗”现象表现出来。无疑,该殡葬礼仪民俗是一类文化,并构成为该社会总文化的一部分,参与对人们的教化。因为民俗学家们一致认为,民俗是具有教化功能的。
就其本质来说文化就是某一领域的一整套价值认知系统。它表现为三类形态:
其一,观念形态。
即人们的知识、规范、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。它作为所谓“传统”储存在各民族人民的头脑里,沉积在人们的下意识中,成为人们的日常行为是否具有合理性的“裁判长”, 也正是这一观念沉积的相同使人们之间的行为达成了一致性。
其二,操作形态(或活动形态)。
即人们的衣食住行、婚丧庆典、工作学习、日常交往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、态度、程序等。它们是“观念”。在行为中的定型,是文化的外在表现,又通常被理解为“行为模式”。如使用筷子、旅游、礼貌、过年活动等。
其三,实物形态。
即人们根据一定的观念和一定的操作而创造出来的实物,透过这些物体,我们也看到了一种文化,如书籍、房屋、服饰、筷子和刀叉等。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性,可以通过这些可感知的、有形的物质形态译读出来。
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。简言之,价值观念即人们认定什么是“有意义”而什么又“没有意义”,如节假日是出去玩好,还是在家睡觉好;思维方式则是“如何认定”意义或非意义,如怎样使用一个月的收入最科学,出去玩时走什么路线具有最高的效率等。人们的各类活动和实物创造都要受到它们的认可,并在它们的指导下进行。
殡葬文化就是人们在殡葬的观念、殡葬的操作和殡葬的实物中所表现出来的一整套价值认知系统。大家知道例如在殡葬观念方面,中国人受儒、道、佛三家的影响极深,其中又以儒家尤甚。儒家殡葬文化的纲领是“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”。并将治丧视为孝子履行“孝道”的一个环节。中国人极少直言死,多称“仙去”、“归去”、“作古”、“功德圆满”之类。这些词在挽联中使用频率尤高。它们留下了道教和佛家的痕迹,反映了人们对死亡的看法。
在殡葬操作方面。祭奠用白色(如祭幛、丧服) ,民间对先人灵枢或牌位瞌头,或亲朋街邻绕灵三周以示告别;追悼会( 旧称辞灵仪式),类似于为死者“出远门”送行,办一个“欢送会”;治丧期间大放鞭炮,意在热闹,并冲淡压抑和恐怖气氛;出殡时掉破一个碗,是示意“打发”死者出门,以免其再来纠缠生者,或说是送一个碗给死者到阴间去吃饭等。中国古代,孝子居丧三年(实为二十五个月),期间不得“从吉”,即不得过正常人的生活,如婚嫁、出外做官、经商、娱乐活动等,意在推行“孝道”,强化两代人之间的联系。
在殡葬实物方面,中国传统的土葬时用棺,民间称“寿器”。寿者,长久也。民间多将棺材的内部和外部的两头漆成红色,以示吉利。与此同时,还有寿衣、寿裤、寿鞋、寿袜、覆面巾、纸钱、龙头杠、孝服、白纸花、黑臂纱等,墓地称“阴宅”,墓穴则称“千年屋”。
古时候人要求死后有一块墓地,否则被认为是“死无葬身之地”,并认为这将影响到来世轮回。因而此话也经常用作了人们之间的赌咒语。现代殡葬则有收殓车、冷藏棺 (柜)、火化炉、电脑、鲜花等随葬用品。这些都反映了殡葬活动中的价值认知,即殡葬文化。
殡葬是一个社会中最重要的民俗活动。在四大民俗活动( 婚、丧、节、寿)中,殡葬所包藏的文化内涵最深厚,对人的心灵震撼最深刻,因而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影响也最为深远,殡葬是生者按照自己对生命、人生的理解所设计的,也是办给生者看的,一场殡葬是否合格也是由生者来评判的,它的最终目的仍是生存者。